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校园快讯

读琴•读乐•读万物

发布时间:2017/5/9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学校大阅读活动周的最后一项活动,初一年级的全体学生在文益堂“读”了一次古琴。
李程老师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古琴的物理结构,也了解了古琴的前世今生,以及琴曲背后的故事。最后,老师还为我们弹奏了古琴,让我们对古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既是“弹古琴”,又是“谈古琴”。
从这里我感受到了“大阅读”的丰富多彩。聆听琴音,我们读到了音乐;了解琴的结构,我们读到了科学;聆听琴曲背后的故事,我们读了历史,读了诗词。而这一切都围绕一张三尺古琴。可见,阅读真的可以很大,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山的巍峨、水的柔情、日月轮回、星汉灿烂,我们都可以读。读出天地玄黄,读出宇宙洪荒,读出“一览众山小”的霸气,读出“凄凄惨惨戚戚”的悲情,读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幻想,读出“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掩面轻叹。
每一件物生来就有故事,或许平凡,或许不凡,关键看怎么阅读。因为我们所看的书,读的诗,诵的词,听的乐,写的文都源于它们。它们从不独立存在,它们总是一闪即灭,在茫茫历史中,甚至连沙鸥、芥子都算不上的一丝一毫,却可以名垂千古!“苔痕上阶绿”的“苔”和“阶”;“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中的“青梅”和“竹马”;“红酥手、黄藤酒”中的“酒”和“手”;“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中的“窗”;“碾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中的“蝉”和“亭”……之所以其名不朽是因为遇到了会读物、会格物的人。这些人在自己的情绪里,遇见了它们,读了它们并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于是人和物都变得不朽!
我们又为何不可呢?为什么只在教室里“阅金经”不出来“调素琴”;为什么只在屋里看“秋槐叶落空宫里”,不去池边听“凝碧池头奉管弦”;为什么定要为“大梁客”,不试试“仗剑行千里”;我们的阅读不能被书籍束缚,我们也需要放眼生活细节处,留心身边人和事,放浪形骸于山水间,放飞思绪于天地间,让我们心眼里有书,更有世界!
回首想想吧,我们走在时空隧道里,错过的东西是否太多,期盼的东西是否太显眼,也许你错过了一滴水,便错过了一个清晨美好的结晶;也许你错过了一片叶,便错过了大自然的轻轻垂语。
大阅读,我们定义新的阅读,读琴、读乐、读天地、读万物!
(供稿:初2019级5班 陈钰杰 图片:毛阿英 张燏)
 
 “无字天书”今人识
 
古琴构造 精巧绝伦
 
古琴文化 实地采风
 
师生合奏《阳关三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