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媒体视野

[重庆日报] 追根溯源 安静做课改

发布时间:2017/3/15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来源2017年03月15日 星期三  重庆日报  第010版:教育  http://www.cqrb.cn/html/cqrb/2017-03/15/010/content_162682.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当不少人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课程改革到底改什么时,很多人并没有弄清楚其本质。有人说要改掉传统教育中的高压力、高负担,有人一味强调课堂的热闹、开放,忽略课堂质量与效益,有人还将“先学后教”理解为“功夫在课外”。
    面对众人对课程改革的“热情”与“热闹”,非常冷静:课程改革中一定要厘清学校教育究竟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
    从根源出发,从本质入手。“要实现培养‘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的家国栋梁’的育人目标,必须牢牢抓住课程这个最重要的载体。”十一中校长钟进友说。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
    “一直喜欢龙应台的《目送》,但直到住读后再读,才更深刻地体会了其中的情感,懂得了珍惜与父母、亲人相处的时光……”新学期开学,在十一中的“博文论坛”上,高一(4)班的卿雨萌声情并茂地诉说着自己阅读中的感受。
    每周一次的博文论坛是十一中为学生搭建的展示交流平台。读书分享、诗词会、辩论赛、舞台剧表演……只要你愿意,就能上台展示。通过论坛,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展示了他们的智慧,也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这是这所百年名校开设“博文论坛”的初衷,该论坛活动也是十一中三级课程体系“拓展课程”中大阅读课程的延伸。
    在学校看来,科学的课程内容是基础,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从课程结构出发,十一中规划构建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特需课程三大课程体系。
    面对全体学生,首先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即基础课程;同时,学校开设了修德课程、博文课程、健康课程、艺馨课程、启智课程和“大阅读”课程共六大类80余门拓展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选课走班;最后,针对学有余力的资优生、特长生,还有大学先修课程、学生自治课程、领导力课程、创客课程、学科竞赛课程和高水平艺体人才培养课程,共六大类20余门特需课程满足他们的需求。
    从中不难发现,三级课程涵盖了对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也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要求。可以说课程体系的构建,厘清了学校应该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
    “教与学内容的明确,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在十一中看来,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科学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只有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学生学到的东西才能为今后的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服务。
 
    “主体教育”带来的校园生机与活力
    过去的课堂,被不少人戏称为教师的“一言堂”;在后来兴起的课程改革浪潮中,有专家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而在十一中看来,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并不是割裂开来的,围绕核心素养进行的“主体教育”,不能少了教师或学生任何一方。
    “在基础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主要以‘展示互动教学’为主要策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重视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的主体性。”学校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教学而言,师生的互动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互相构建,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的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这种情景和氛围本身就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
    兴趣是学生探究问题的源动力,要创新首先要有对事物的兴趣。十一中在拓展课程中建立了动态选班制度,用六个类别80余门选修课发展学生兴趣,让学生做最喜欢的事。支持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选择的主体性。
    在2016年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的颁奖台上,十一中学子满脸骄傲;在清华大学高水平艺术团中,十一中学子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名单中,也时常出现十一中学子的名字……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学校的特需课程搭建平台,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在此过程中也充分彰显了学生自主发展的主体性。
    当前,各个领域都在讲创新。十一中认为,创新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学校尤其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而“主体教育”很好地回答了怎么教和怎么学的问题,它带来了校园的生机与活力,并且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适应未来快速变化的社会。
    何霜
    图片由重庆十一中提供
 
    感受大阅读>>>
    做一名阅读的“杂食者”
    美国CNN曾经报道,21世纪我们将处在无固定化职业的社会,我们将从“一次性学习”时代向“终身学习”时代转变,而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就是“阅读能力”。
    阅读素养已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十一中的“大阅读”课程都在不断地完善与丰富。之所以谓之“大”,在于以“泛在学习”理念为指导,体现在“大目标、大范围、大时空、大媒介”,以此来实现塑造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素养、提升科学素养、发展创新素养的目标。
    今年4月,十一中“乐读悦行”2017年大阅读主题活动将要举行。活动中包括原创诗歌歌曲展演、诗词成语大会、古琴音乐讲座、微视频展演、漂书等活动。活动负责人介绍:“我们设想把阅读与音乐元素进行整合,包括音乐史、乐器介绍、歌词鉴赏等,还鼓励学生把文学作品转化为音乐作品。”
    阅读不应该局限在某一范围内,阅读要“杂食”,就要和学科联系起来。2016年,十一中已成功申报“语文课程创新基地”。目前,正在启动的全学科大阅读,让阅读更进一步融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认为,全学科阅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也进一步为学生发展所必须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保证。
    不少教师还为学生开出必读书单,并围绕“大阅读”要求设计考试内容。初中教学部还规定政史地生等学科晚自习不能让给主课学科,每周必须拿出一节课老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课程评价>>>
    花“真功夫”做“有效评价”
    学生学习怎么样?有无收获?教师的教学学生是否满意?家长对学校办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都包含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如何做好、做实课程评价,是一门大学问。
    “我们打破了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的课程评价方式,探索了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估手段的多元化,从而优化课程评价结果的运用。”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
    临近学期期末,十一中的学生家长都会收到一封信:在新一轮的“学情诊断”中,希望得到您和孩子真切的回答……这是学校对家长评价的真挚邀请。十一中引入了服务对象(即学生和家长)评价和第三方评价,探索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原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都在表面徘徊,如上课是否讲普通话等是与否的选择式。评价改革后,更多的是留言式,如对教师民主、互动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有何意见等。”学校教务处负责人介绍,这样的评价都是通过学生登录校园网、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
    所有评价都围绕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进行。在进一步完善和发挥好校本的、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情诊断系统、教师听评课系统、拓展课程管理及评价系统、学校问卷调查系统等8个校本评价系统作用过程中,学校每年还对各种评价数据展开分析,让真实性评价彻底透彻。
 
    对话校长>>>
    教育要培养面向未来 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
    “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的最强音,也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作为一所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优质名校,如何才能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课程,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最重要的载体。”十一中校长钟进友的回答铿锵有力。教育要培养面向未来、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这也与十一中的育人目标高度吻合: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的家国栋梁。
    其具体的内涵应该怎样理解?钟进友进一步介绍,人文素养指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科学素养指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创新素养指学生学会学习(继承)、主动适应(变通)的素养。归结起来,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教育应该是一个良心和责任的事业。当各个学校在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各显神通”时,钟进友带领十一中恪守初心,坚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立德与创新。
    “教育不能有功利心,国家需要的人才首先要有德、有家国情怀。”钟进友说,这也是一所百年名校理应传承与承担的教育使命。
 
    课堂再现>>>
    欣赏思维的绽放
    在毛阿英老师一堂主题为“意识的作用”的哲学课上,她让学生续编“英国老人卖房子”的故事。故事的前半段非常有意思:老人因为孤独想把房子卖掉自己去养老院,卖价8万元。在很多人争相提价抢购的时候,有个年轻人只有1万元,他能买到房子吗?
    答案不重要,亦没有对与错之分,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思维方式。面对学生“能买到”或“不能买到”的故事编写,毛阿英老师适时进行积极价值观的引领,同时将知识点自然融入其中。
    “课堂上,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理由,甚至让他们在‘能’与‘不能’的争执中碰撞火花。”毛阿英说。
    显然,这就是“引”的教育、“导”的教育,这也是充分发挥教师主体、尊重学生主体的教育。
    在诗歌中邂逅美
    即便是最普通的基础课程,也不难从中窥见学校的用心与教师的用情。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伴随着伍宜前老师在课上用柔美的声音朗读课文《春江花月夜》,仿佛一轮明月出现在同学们面前。
    课堂中,伍宜前围绕“春”、“江”、“花”、“月”“夜”5个意象的分析层层展开,步步推进,在旁征博引之中,提炼出课文的哲学思想,将作者浩大的气度与豪迈的视野也呈现在眼前。学生听得热烈,与伍宜前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情感的生成、思想的提升都在这堂课上得到体现。语文课堂,不正应该教给学生必备的语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吗?
    感受“美人” 诗化心灵
    何为自由?古代“美人”如何追求自我的自由?金春老师以“美人诗化”为定位,在课堂上让两组学生各自选取有历史意义的人物,并用诗意化的语言和形象再现美人生平。
    两组学生各自选择了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位人物形象进行再现。在宝钗扑蝶等情景剧表演中,同学们将宝钗对自由的理解传递给现场每一个人,生动的表演展现了学生的青春与活力;黛玉小组则从其性格、对爱情的追求和其悲死进行分析,特别演绎的原创歌曲让课堂沸腾。
    如今,“美人诗化”不仅仅出现在十一中的某一堂课上,它已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成为学校课改中的一个亮点。为何会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美人指那些散落在历史中有史料可查,有历史意义,有典故,或有争议的人物。诗化则是收集整理引用化用美人其人其事的诗词歌赋,用诗意化的语言和形式再现美人生平。“通过这样的方式链接课内教材,引申课外资料,让学生充分把握人物形象,积累文学素材,提升语文素养。”金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