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当前位置:首页> 校友之家 > 母校拾忆

校友来信摘登

发布时间:2012/10/10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校友来信摘登
夏希如(原名夏生庆):
我家住重庆南岸玄坛庙黑朝门。在精益中学走读三年,因受家庭、学校进步思想的熏陶,于1938年冬(当年17岁)一人出走陕北,随即参军并入党,一直在部队工作。1980年升为副军职,随后离休,现年81岁。
我在精益中学初中三年的学习中,文幼章老师任英语教师。他用自编的《英语直接教学法》进行教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受益匪浅,至今难忘,他上课时直接用英语说话、比动作、摆姿势,有问有答;学生就跟着比动作、说英语,学习效果很好。他的态度和蔼,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使我们乐意接近他。
 
周德海:
我就读于重庆11中高653班,毕业后考入北京矿业学院。1970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云南省恩洪煤矿工作。先后担任过学校副校长、代校长、劳资科副科长,矿行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档案科科长、企业管理科科长等职务。现年58岁,退休后住曲靖市南宁小区干休所。
回忆当年,我们在学校学习时,每当晚自习,各科老师都到场指导,常常出现一个班有2个老师的情况。有时一个同学提问,就有几个同学听,老师的课堂教学很严谨,教学质量也很好。
在课外时间,学校还组织学生“忆苦思甜”,听彭云(彭咏梧烈士的儿子)的讲话录音,到白公馆、渣滓洞、红岩村参观,以及到农村劳动(时间一周,住宿农家)等活动。
 
潘和平:
50年考入精益中学初中部,5212月毕业于文益中学初中部。52年“精益”、“文德”合校后,我被选为文益中学第一届学生会主席。精益、文德合校后首先做的事就是拆除围墙、把中间的水田填成运动场、男女混合编班。学校的巨变,极大振奋和鼓舞了师生,师生的教学热情空前高涨,学校面貌一新。
学校教育给我的感受是:
“勤奋、敬业、求精”。四十多年来,我一直遵循这种精神去生活、去创业。
53年到钢铁工业学校,同时被选为该校第一届学生会主席,结业后分配到重钢设计处勘测科,5610月在重钢加入中国共产党。
80年调重钢教育处任第二子中校校长。85年调重钢职工学校任校长。
 
陈年洞:
我是十一中初六0级、高六三级学生。一晃三十九年的时间已过去了,母校的老师还记得我们这些已年近花甲的游子,内心有说不出的高兴。六年的学校学习生活,奠定了我今天的基础。对学校、老师,我这一辈子都是感激的,永远也不会忘怀的。
苍茫人生,就那么短短的几十年,我们已走过了大半个人生。按理说取得的成果更应大些,回顾已经过去的年代,学生时代的肤浅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教训,虽已亡羊补牢,但却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伤痕。这也是烦请老师转告后学同窗、校友的一句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