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 媒体视野

[重庆日报教育周刊] 如果读书节办成这样,家长还会逼着孩子看书吗?

发布时间:2016/3/24发布者:系统管理员访问次数:

 
你见过用昆曲、话剧、评书、配音、情景朗诵等方式解读名著吗?3月23日,在重庆第十一中学“读行天下 阅历人生”第三届大阅读活动名著经典角色展演现场,同学们用丰富的表演形式,展现心目中的名著经典。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生,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古典名著《牡丹亭》中的经典片段《游园惊梦》首先“上场”。两位小演员唱得有模有样,和专业戏剧演员颇有几分相似。
扮演杜丽娘的高一学生赵张怡表示,自己从小喜欢昆曲,学校的“大阅读”推荐书目里正好有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牡丹亭》,非常欣赏里面遣词用句,喜欢这样的古典美感。
在11中高中语文教师张俊看来,角色展演的方式“解读”名著,是让学生通过参与得出自己的领悟,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激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此次参加展演的作品中,台词、动作设计、剧本创作以及服装、道具、化妆等所有环节,全由学生一手搞定。
柳梦梅的扮演者高一学生李苏怡介绍:“由于我们没有戏剧基础,所有的唱腔和动作都是跟着视频里学,我们还综合了好几个版本的视频,最后才成型。”
此次名著经典角色展演活动共有十个作品中,有古典文学、西方文学、现当代文学等作品内容,涉及到昆曲、话剧、评书、配音、花鼓戏、情景朗诵以及互动等多种形式。活动总策划人刘东华老师表示:“活动的核心不在于比赛,而是搭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高二年级的丁泓寒扮演鲁迅小说《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的奴才,一上场就来了一个大大的“真摔”,赢得阵阵喝彩。在他看来,正是通过“演”了这个“奴才”,才更加明白鲁迅做品的伟大。“排练过程中,我一遍又一遍的揣摩人物内心,还找了很多资料,从当时的时代去理解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以及剧中的每一个人物,更深刻的体会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时代的意义。”
丁泓寒介绍,平时自己喜欢读散文,“周国平的作品有深邃的思想,王小波的作品幽默,《瓦尔登湖》让我感受自然。”他说。除此之外,自己还喜欢用散文的形式记录身边的人和事。
据悉,重庆十一中大阅读活动开展三年多,学校一直在积极思考怎样让阅读不浮与表面,而是真正的深入下去,转化为学会内在的品质与素养。本次大阅读活动各个环节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从开幕式中的千人齐诵经典、校级领导组成的“阅读偶像天团”,到当天的名著经典角色展演,以及之后的故事“大讲台”,还有相关的个性书签风采展、摄影图片展、旧书交换、微视频展播等活动,在校园里营造了浓浓的阅读氛围。
除了开展活动,在十一中的语文课堂上,时不时都能看到《论语》、《唐诗宋词》等专题教学,课前五分钟的阅读分享展示,也让阅读变得常态化。阅读,已变得与师生的日常教学和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