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藏在生活里,是我们在美中发现的蕴藏。
“太久太久/这样的日子/没有诗”半个世纪以前绿原呐喊道。而今天,我们让诗歌在我们的年华里获得重生。高2015级7班“朗诵大事件”活动,在五月的日子里面添了一抹年轻的诗意与活力。继上周班级内的小组朗诵比赛后,本次的个人比赛中我们更加动情地朗诵,并感受着诗歌的力量把我们抓紧。
《川江号子》、《这里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秋歌》、《地之子》……一系列代表着中国现代诗歌历史的优秀作品一经我们读起,就顿时焕发了力量、爆发出新生——诗,在我们的心里得到重生。
到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诗歌的力量。朗诵诗,同样也是理解诗,把它真正装进自己的心里,让它长大、结果,让它穿过时间和空间,来到我们面前,让人仿佛看见了那窗前默立的诗人。于是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是大家熟稔文字之后的提炼与况味。这让我们怎么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呢?
本次比赛的一等奖授予了朗诵《这里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袁瑞与陈俊江同学,而这次的表演堪称经典:对于一首描写文革青年的诗,两位同学声情并茂、节奏紧凑,分明就让人听了那离别的车站里告别的声浪、感受到“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而我们正在诗人的年纪,就在这相似的下午,这怎能让人不为之动容呢?
常仕霓同学更是朗诵了自己写的诗《等一个黎明》,清丽的笔调、细腻的情感、充沛的朗诵,使人佩服不已;同学们做了精美的ppt、配上动情地音乐、加上丰富的动作,可见同学们多么的珍视这诗的盛会!
这次活动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参加朗诵的同学,更是属于所有人。诗属于年轻,年轻属于诗。当诗的沧桑透过我们的年轻而悄然散发时,这时是无可比拟的历史交融、情感交融、思想交融的美感与力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更加感受到了文学沁润人心的美,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在五月的下午,清诗句句透过窗牖,漫过晴空,这将是我们永远珍藏的记忆。
谁,又能说我们不是诗人呢?
(孟雯晴 庞国霞 供稿)